科发办字〔2014〕119 号
院属各单位、院机关各部门:
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院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我院60多年来的创新成就,高度评价我院是一支党、国家、人民可以依靠、可以信赖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求我院“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为我院乃至全国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率先”要求,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院党组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研究制订了《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简称《“率先行动”计划》)。经2014年7月7日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率先行动”计划》作了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并就组织实施工作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和要求。
《“率先行动”计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揽全院改革创新发展的行动纲领,组织实施《“率先行动”计划》既是重大科技任务,也是重大政治任务。院属各单位、院机关各部门和全院广大干部职工,要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院重要讲话和关于《“率先行动”计划》的重要批示精神,充分认识实施《“率先行动”计划》的重大意义,把全院上下的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上来,统一到院党组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凝聚共识、排除干扰,以只争朝夕、改革创新的精神,以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的锐气,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聚精会神,齐心协力,认真组织实施《“率先行动”计划》,扎实抓好起步开局阶段各项工作,为早日实现“四个率先”目标,把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有的重要贡献。
现将《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予以印发,请认真组织传达学习,并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工作的进展及相关意见建议,请及时报告。
中国科学院
2014年8月18日
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
(2014年7月7日经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
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科学院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我院60多年来的创新成就,高度评价我院是一支党、国家、人民可以依靠、可以信赖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求我院“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为我院乃至全国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实现“四个率先”目标,是我国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要求,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要求,是党和国家赋予我院的光荣使命,既是重大科技任务,也是重大政治任务。
当前,创新型国家建设已进入决定性阶段,我院也正处于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创新跨越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只有抢抓机遇,加大力度,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影响和制约创新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激发创新动力与活力,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带动和引领我国实现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的转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率先”要求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科学院党组决定,制定并实施《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简称《“率先行动”计划》),作为统揽全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创新、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基础、优势和差距分析 中国科学院是我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建院以来,始终与祖国同行,与科学共进,特别是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和“创新2020”以来,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目前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具备实现“四个率先”、引领我国科技实现跨越发展的基础和优势。
——具有在基础前沿领域实现跨越发展的创新潜力。建成了完整的自然科学学科体系,具有丰厚的学科积累和多学科综合交叉的优势。物理、化学、材料科学、数学、环境与生态学、地球科学等学科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一些领域方向也具备了进入世界第一方阵的良好态势。近年来,在中微子物理、量子通信、高温铁基超导、拓扑绝缘体、纳米科技、人类基因组测序、生命起源与演化等重要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学成果。2000年以来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我院占三分之二。
——具有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能力。自主研发的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应用于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先进卫星、载人深潜等国家重大工程和国防建设;在信息技术、清洁能源、新材料、高性能计算等领域,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引领;在农业、生态环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等领域和服务国家宏观决策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解决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已成为不可替代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立足创新实践,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成为我国宏大科技队伍的核心和骨干力量。一批科学家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发挥了关键和中坚作用,并作为我国科技界的代表活跃在国际科技前沿。通过“”和国家各类人才计划,吸引和凝聚了一大批以中青年为主体的优秀科技人才。
——具有“三位一体”的组织优势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条件。集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于一体,形成了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独特优势。建成了一批以大科学装置为依托的综合研究基地,拥有一批布局相对合理、功能比较完备、设施条件良好的科研平台和野外台站,并与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等建立了广泛的协同创新和战略合作网络。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院科技创新能力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实现“四个率先”目标,还面临艰巨任务和诸多困难。
——对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的战略重点凝炼聚焦不够,集成力量发挥多学科优势、组织开展重大创新活动的体制机制不健全,重大原创性工作和成果还不够多,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有待增强。
——吸引和凝聚高端人才的竞争力不足,人才竞争流动机制不健全,安心致研的内外部环境有待优化,青年科技人才发展机会和空间受限,骨干队伍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和战略科技专家还不够多。一些科研人员文化理念还不适应创新发展的要求,缺乏持续追求卓越、协同合作攻关的精神。
——思想库建设缺少统一、共享的支撑和研究平台,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把握国家决策需求还不够敏锐,研究方法和组织管理方式不适应智库建设和发展的要求,高水平创新思想产出偏少,智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现代科研院所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不够健全,科技评价和资源配置还不适应重大成果产出导向的要求,科研工作中不同程度存在低水平重复、同质化竞争、碎片化发展等现象,管理能力和水平与国际一流科研机构还存在差距。
这些差距和问题反映了我国、我院科技领域布局、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阶段性特征,凸显出现行科技体制机制和创新生态系统与科技快速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根本性矛盾,既具特殊性,又有普遍性,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着力加以解决。
综合分析我院已有的基础和优势、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全面审视我院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不仅有信心、有决心,而且完全有条件、有能力,通过全院上下努力奋斗,在未来15年左右全面实现“四个率先”的目标。
二、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战略步骤 实现“四个率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院的中心任务,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我院科技体制改革都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必须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性和坚定性,贯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既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做出创新贡献,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追求学术卓越,以深化改革促进创新发展,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跨越的指导思想,前瞻谋划,系统设计,积极思变,主动改革,以点带面,蹄疾步稳,才能逐步实现“四个率先”的目标。为此,着眼国家“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提出“两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到2020年左右,即建党100年时,高质量完成“创新2020”各项任务,基本实现“四个率先”目标,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有的骨干引领作用。
第二步:到2030年左右,全面实现“四个率先”目标,为在新中国成立100年,也是我院成立100年时,把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率先行动”计划》是“创新2020”的延伸和发展。其中第一步发展战略,在组织实施“创新2020”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炼和提升发展目标,深化和拓展发展内容,丰富和充实改革发展举措。到2020年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在“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方面,聚焦重点领域和方向,在一些战略必争领域抢占制高点,在若干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领跑者和开拓者,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发挥骨干、引领和关键作用,取得一批具有重大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的原创性成果,突破一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有效解决一批事关现代化全局的战略性科技问题,为提升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方面,坚持立足创新实践、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建设一支素质优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适应需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队伍,努力实现“十百千万”队伍建设目标,形成一支由数十位有世界影响的科技大家、百余位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千余名拔尖科技人才、万余名骨干人才组成的创新队伍。向社会输送十万余名研究生和一批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在“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方面,建成高水平科技智库的研究系统和管理平台,不断出创新思想,形成系列产出和学术品牌,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提出科学前瞻的建设性建议,在国家科技规划、科学政策、科技决策等方面发挥权威性影响,成为国家倚重、社会信任、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科技智库。
——在“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方面,基本形成定位准确、管理科学的现代科研院所体制机制,将三分之一左右研究所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在部分优势学科领域形成5至10个具有鲜明学术特色的世界级科学研究中心,成为我国科学技术跨越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我们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民主办院、开放兴院、人才强院,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发挥集科研院所、学部和教育机构于一体的优势,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做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有的基础性、关键性、前瞻性重大创新贡献。
三、主要改革发展举措 为实现上述总体目标,围绕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重大问题,以推进研究所分类改革为突破口,明确定位,创新体制,整合机构,强身健体;以调整优化科研布局为着力点,聚焦重点,协同创新,引领跨越,支撑发展;深化人才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科技智库体制机制,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大幅提升创新主体活力,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一)推进研究所分类改革,构建适应国家发展要求、有利于重大成果产出的现代科研院所治理体系
按照前瞻谋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院部机关科研管理改革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性质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对现有科研机构进行较大力度的系统调整和精简优化,开辟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特区”和“试验田”,着力建设一流科研机构。2020年前,按照创新研究院、卓越创新中心、大科学研究中心、特色研究所等4种类型,稳步推进分类改革,基本完成分类定位、分类管理的体制机制设计;到2030年,形成相对成熟定型、动态调整优化的中国特色现代科研院所治理体系。
1、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组建若干科研任务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的创新研究院。坚持目标导向和需求牵引,选择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整合相关科研机构,加强政产学研合作,提升顶层设计、协同攻关和系统集成能力,在牵头承担重大科技任务、突破关键共性核心技术、解决重大科技问题上,做出引领性、系统性重大创新贡献。2020年前,选择国家急需和具备条件的重点领域,组建5至10个创新研究院;2030年前,再组建10至20个创新研究院。
2、面向基础科学前沿,建设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卓越创新中心。瞄准基础科学的前沿方向和重大问题,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择优支持一批有望5至10年达到国际一流的创新团队或研究所,集学科、人才、项目、平台建设于一体,组织开展多学科协同创新,致力于实现重大科学突破、提出重大原创理论、开辟重要学科方向、建成国家创新高地。同时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促进科教融合。2020年前,建设20个左右卓越创新中心;2030年前,在动态调整的基础上,建成30个左右卓越创新中心。
3、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国内外开放的大科学研究中心。依托我院已建成运行、在建和规划建设的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高效率开放共享、高水平国际合作、高质量创新服务的大科学研究中心,有效集聚国内外科研院所、大学、企业,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协同创新。开展若干下一代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工作。2020年前,建设5至10个大科学研究中心;2030年前,建成15个左右大科学研究中心,其中依托大科学装置集群,建成若干国家科学中心,成为我国科技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4、依托具有鲜明特色的优势学科,建设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研究所。面向部分行业、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独特需求及特殊学科领域,做强一批学科特色鲜明、队伍规模适度的研究所,通过院内外科教融合、与地方政府和行业共建等方式,巩固和发展特色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特色优势和成果产出不明显、长期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所,进行撤并重组和结构调整。
5、依据四类科研机构的不同定位,建立分类管理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借鉴国际一流同类科研机构的管理模式,对不同类型科研机构实行分类指导、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立和完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创新研究院以满足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为主要价值导向,实行政产学研共同参与的理事会治理结构,以国家任务和市场为主配置资源,以应用部门和市场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卓越创新中心以学术水平为主要价值导向,实行行政系统与学术委员会相结合的治理结构,以择优稳定支持为主配置资源,以国际同行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大科学研究中心以服务科研为主要价值导向,实行行政系统和用户委员会相结合的治理结构,以国家专项经费支持为主配置资源,以用户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特色研究所以学科特色为主要价值导向,实行相应的治理结构,以按机构支持和项目支持相结合配置资源,以同行评价和相关行业部门、地方政府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四类科研机构之间及与大学、高技术企业等其他创新单元,建立健全相互联系和衔接、紧密合作、动态转换的机制。
(二)调整优化科研布局,进一步把重点科研力量集中到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
着眼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定位与使命,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聚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急迫需求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尖端、前沿领域,围绕战略必争领域、基础科学和交叉前沿、国防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民生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等5大板块,突出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调整优化科研布局,整合优势科技资源,组织科技攻关与协同创新,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
6、瞄准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占领国际科技制高点。在载人航天与探月、卫星导航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保持国际先进科技水平,在国家太空实验室建设和空间站应用工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继续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高水平集成创新和应用能力。发射系列空间科学卫星,建成海底观测网络和高端深海探测大型装备,研发一批先进的深部探矿设备等,全面提升我国“上天、入地、下海”的能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关系国家战略利益的“大智移云”(大数据、智慧地球、移动互联网、云计算)、自主可控的系统软硬件、网络和信息安全、信息内容技术、量子通信技术实用化、新原理大推重比发动机、先进核能等领域,实现重大创新突破。
7、立足重要基础科学和交叉前沿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在新强子结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复杂体系的量子模拟、拓扑绝缘体、高温超导、中微子、脑科学、青藏高原、海斗深渊研究等重要方向,取得一批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重要应用价值的原创成果,成为相关领域方向的国际领跑者。在量子计算、人工合成生命体、全脑仿真和脑机互联、3D与4D打印等新兴前沿,前瞻部署前沿探索和跨学科研究,培育和开辟新的学科方向,为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科学发展提供战略储备。
8、加强国防科技创新,着力解决制约我国武器装备发展的技术瓶颈。适应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要求,发挥国防科技重要战略方面军的优势和作用,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战略性、前沿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若干新概念武器装备,为保障我国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9、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开展技术研发和协同创新,显著提升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围绕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研发市场竞争前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技术标准,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为产业发展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推动相关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并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引领未来产业发展。自主研制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端科研仪器装备,成为国家科研装备研制创新高地,逐步改变我国科研仪器装备严重依赖国外的局面。组建若干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探索企业主导创新资源配置的新途径,在先进制造与智能装备、可再生清洁能源、高性能计算、现代农业等领域,再培育出联想式高科技企业。
10、面向人口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急迫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更多惠及民生。加强新型生物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研发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开展“渤海粮仓”、“东北现代农业示范”等科技示范和推广工程,促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升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研发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制新型药物和高质量低成本医疗器械,为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核心技术。开展大气灰霾等典型区域环境污染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问题研究,研发和推广面向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保护、建设与改善的新技术,提供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11、围绕五大板块和主攻方向,组织实施“一三五”规划和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国家重大任务。全面深入实施“一三五”规划,推动研究所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凝炼一批有望在5年左右取得创新突破的重大任务,前瞻部署和培育一批重要前沿交叉研究方向,并在院层面聚焦60项左右重大突破方向。加快实施并持续部署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积极建议承担并高质量完成各类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围绕上述重点任务,组织开展跨所跨领域科技攻关,健全绩效考核和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成果,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显著提升相关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12、探索建立新的资源统筹配置模式,促进科研布局调整优化。进一步强化重大成果产出导向,突出重点科研领域和重大科技任务,建立科学高效的人财物协同投入机制,克服资源配置的碎片化和效率不高等现象,提高投入产出效益。适应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要求,加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改革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管理,强化预算管理、过程管理、绩效管理,引进第三方和社会公众监督机制,提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透明度。
(三)深化人才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人才高地
13、深入实施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进一步提高吸引和凝聚优秀人才的国际竞争力。系统整合与完善我院现行各类人才计划,精简调整人才项目,实施“新”。建立“特聘研究员”制度,探索按需择优、因人而异地稳定支持和激励领军科技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的新机制。重点在基础前沿领域,面向全球公开招聘所长等高层次学术职位。
14、积极推进院士遴选和管理制度改革,维护院士称号的学术性和荣誉性。改进院士候选人推荐(提名)方式,完善院士增选机制,强化推荐者责任,加强学术界内部评议。进一步优化院士队伍的学科布局,逐步提高中青年院士比例。健全院士退出制度。配合有关部门实行院士退休制度,规范院士兼职和相关待遇。进一步发挥院士群体明德楷模的作用,有效发挥院士在决策咨询、评审评估、科学普及和知识传播等方面的作用。
15、健全开放流动、竞争合作的用人机制,提升队伍的整体水平和能力。根据科研活动规律,实行多样化的用人制度模式。加大人才合理流动力度,推行“有限期聘用”制度,健全机制、畅通渠道,调整和优化队伍结构。在卓越创新中心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为优秀青年人才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支持;提升技术支撑和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加强和改进博士后队伍建设,从目前的4300人发展到2020年的1万人。实施“中国科学院国际人才计划”。建立健全外籍人才用人制度,提升创新队伍国际化水平,外籍聘用人员占科研人员的比例从目前的1%提高到2020年的3%,其中基础前沿领域达到6%。
16、发挥科技资源优势,探索科教融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之路。加强教育机构建设,建立知识学习、创新和传播相互促进的新模式,加快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步伐,支持上海科技大学建设。提升研究所培养创新人才能力,深入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加强与院内外大学人才培养合作。
17、优化创新生态系统,为科研人员安心致研、施展才干创造良好环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创新文化建设,践行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价值理念,倡导科学精神,树立优良科研道德和学术风气。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注重学术水平和实质贡献,改进科技评价工作,强化薪酬制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改变重数轻质、重物轻人、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等不良现象,营造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政策环境。积极发挥科研人员主体作用,充分激发创新活力、释放创新潜力,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建设后勤支撑体系,深入实施“3H工程”。
18、创造条件,积极探索,逐步推进研究所去行政化改革。选择若干不同类型研究所进行试点,坚持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制度,完善和强化学术管理职能与机制,进一步发挥学术委员会在科研布局、资源配置和科技评价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推进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通过试点探索,改革管理模式,提升制度文化,并在机构运行、干部人事管理、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研究提出配套政策,使其更加符合科研活动的规律。总结分析试点工作的经验和问题,为国家事业单位去行政化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四)探索智库建设的新体制,强化产出导向,建设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
19、统筹相关研究力量和资源,建立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发挥学部的主导作用,集成院思想库相关研究力量,有效吸纳国内外高端智力资源。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由国家有关部门、学部及院内外科技、战略和管理专家组成。建立研究系统和管理平台,统筹相关研究队伍、项目、数据等资源,发挥“三位一体”深度融合和学科交叉、专家云集的特色与优势,健全统分结合、规范有序、科学高效、富有活力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
20、完善重大课题选题机制,提升战略研究和咨询的综合性、系统性和针对性。根据问题导向与趋势导向相结合的原则,聚焦科技促进发展(Science for Policy)和促进科技发展(Policy for Science),从科技规律出发前瞻思考世界科技发展走势,从科学技术影响和作用的角度研究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组织开展重大咨询、学科战略、重要领域战略、科技政策与文化等研究。
21、以重大产出为导向,持续推出高影响力的品牌产品。形成咨询报告、月度快报、科技内参、年度报告和专题报告、有关学术刊物及数据库等系列产出。高质量完成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交办的战略研究与决策咨询任务。统筹思想库产品品牌管理,建立研究成果质量把关和统一发布制度,规范成果管理与传播,成为我国科技界和政府的重要科技信息源和思想库。
(五)深入实施开放兴院战略,全面扩大开放合作,提升科技服务和支撑能力
22、建设科技服务网络(STS Network),促进知识和技术成果的转移与转化、辐射与扩散。聚焦新兴产业培育、支柱产业升级、现代农业发展、自然资源与生态保育、城镇化与城市环境治理等5个领域的市场需求,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和转移转化平台,建设成套技术示范与转移、专项研发与联合攻关、委托研究与专项咨询、公共检测与平台试验、知识产权运营与管理等5个科技服务系统及不同类型服务平台。组织开展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完善激励支持政策,引导科研人员带着成果、结合社会资源在市场竞争中创新创业。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示范应用,强化和革新现有产业,培育和创建新兴产业,到2020年实现为社会创造年产值逾万亿元的目标。
23、围绕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结合科研布局调整和研究所分类改革,在天津、河北规划建设新的研发园区和创新平台,加快北京怀柔科教园区建设。推动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创新高地建设。围绕国家中西部和东北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发挥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
24、实施国际化推进战略,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围绕重大任务,突出重点领域,深化拓展与发达国家一流科研机构的实质性、战略性科技合作,共同设立若干科研基金。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平台,配合国家“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发展中国家科教合作拓展工程”,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科教合作,发挥我院在我国科技援外中的主力军作用。加快科教“走出去”步伐,统筹国际国内科教资源,建设若干海外分支机构。围绕全球共性挑战和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支持科学家在国际科学组织中任职。适时发起成立“全球科研机构网络”,推动全球科技发展和合作。
25、建设国际一流的国家科技资源公共平台,面向社会全面开放共享。健全科技资源向全社会开放共享的制度和运行服务管理模式,向社会全面开放我院大科学装置、科考船、野外台站网络、植物园、标本馆、野生种质资源库、科研仪器设备、科技文献与信息服务系统等科技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和保障水平。建立科技报告制度,推动公共资助科研项目数据、论文等成果开放共享。实施“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服务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和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文化。
四、所需政策支持(略)